排水管需設置合理坡度,確保排水順暢無返水
來源:www.sinotcg.com         發布時間:2025-10-06
在水電改造中,需從材料選擇、開槽布線、管線鋪設、強弱電與水路間距、防水工程、施工防護及驗收測試等環節嚴格遵循安全規范,具體如下:
一、材料選擇與質量把控
電線
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電線,如普通照明線路用1.5平方毫米電線,空調、熱水器等大功率電器需用4平方毫米及以上電線。
禁止使用劣質或回收電線,避免過載發熱引發火災。
水管
選擇耐腐蝕、耐高溫的管材,如PPR管,連接方式采用熱熔連接,確保接口牢固不滲漏。
冷熱水管需明確區分,熱水管需具備耐高溫性能。
管件與配件
使用專用接頭、彎頭等配件,避免使用劣質或非標產品,減少滲漏隱患。
二、開槽與布線規范
開槽要求
墻面開槽需用切割機開鑿,寬度一致,線管深度低于墻面10mm,寬度為管外徑的1.5倍。
地面開槽需避免破壞防水層和結構層,禁止在承重墻上開橫槽超過1000mm。
嵌入墻面的管道深度不小于10mm,水平墻槽開鑿不超過1000mm。
布線原則
橫平豎直:管線走向需整齊,便于后期維修和鉆孔定位。
強弱電分槽:強電與弱電管線間距保持30-50cm以上,交叉處用錫箔紙包裹防干擾。
電線穿管:電線必須穿PVC套管或鐵管,禁止裸線埋墻;管內電線總截面積不超過管內截面積的40%。
單管單線:每根線管較多穿一組線(2-3根),避免散熱不良和維修困難。
三、水路鋪設規范
冷熱水管間距
冷熱水管平行鋪設時,間距保持10-15cm,遵循“左熱右冷”原則,彎頭處于同一平面且位于下水口上方。
冷熱水管均為入墻做法,開槽時需檢查槽的深度,冷熱水管不能同槽。
水管固定與連接
水管連接采用熱熔或專用接頭,確保接口平整無縫隙,防止滲漏。
單根水管管卡間距60cm,水管出水口出墻1mm,連接出水口的向上水管1米內不能固定。
水管穿過墻體或樓板時,需使用PVC套管保護,避免振動損壞。
排水坡度與防臭
排水管需設置合理坡度,確保排水順暢無返水。
與排水橫管垂直連接時,需使用U型存水彎防臭。
四、防水工程規范
基層處理
基層需平整、無開裂、空鼓或脫落現象,混合攪拌均勻后進行防水施工。
防水層高度
衛生間墻面防水層高度不低于1800mm,左右寬度從淋浴中心向兩側各延伸750mm。
浴室墻面防水層不得低于1800mm,地漏、管套、衛生潔具根部等部位需做弧形處理及防水附加層。
閉水試驗
防水層施工完成后,需進行48小時閉水試驗,蓄水高度高于管面,確認無滲漏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。